
11月6日下午,南通市与跨国公司总部对接会在上海举行,会场就位于进博会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。去年的同一天,南通在此首次举办与跨国公司总部的对接会。此次南通延续了这一做法,正如南通市市长张彤所说:“进博会是中国面向全球主动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,上午观展让我们深感全球化时代的无限可能和中国市场的广阔空间。”
同时,现场还有个耐人寻味的细节:此次对接会虽已在后排加出一排座椅,但依旧“一座难求”,不少人站在会场参会;这与去年的情况类似,当时会议开始前约半小时,会场内已座无虚席。
南通为何如此吸引人?“选择南通就是选择上海!”当地领导在对接会上屡次提及的这句话捷希源,或许提供了一种答案。
从区位上看,南通滨江临海连上海。南通与上海隔江相望,是上海1小时经济圈核心城市,现有3条过江通道,2027年底将有8条过江通道连接上海,与苏南、上海通行时间将缩短到20-40分钟。值得一提的是,当前,南通正在全力推进南通新机场建设的前期工作,今年8月由上海和南通合资组建的沪苏新机场建设投资公司注册成立,南通新机场将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从发展态势来看,2024年,南通全市经济总量达1.24万亿元、增长6.2%,增速在中国27个万亿城市中位列第二;今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.4%、高于全国0.2个百分点,其中外贸进出口等经济指标增速居江苏前列,比如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470亿美元、增速17.3%,高于全国13.3个百分点。实际上,外资外贸历来是南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目前,南通实际使用外资已累计近550亿美元,现有在营外商投资企业3800多家,其中77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了160多个项目,包括王子、三菱、默克、拜耳、斯堪尼亚等跨国公司。
从发展主动性来看,一方面,为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南通正逐步拓展规则、管理、标准等制度型开放,借鉴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等开放成果,放大国家新一轮利润再投税收抵免政策效应;另一方面,南通正按照国家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要求,以上海为龙头,加快推进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建设,着力打造“上海孵化、南通转化”的格局。
南通的沧桑巨变,不少跨国企业高管看在眼里。美国科恩集团高级顾问、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前会长克雷格·艾伦说,南通工业基础雄厚,高端制造、生物制药、纺织等产业集群蓬勃发展,正是根植于政府与企业间良好的合作生态。展望未来,期待更多跨国公司秉持长期发展思维作出战略选择,依托南通的优质资源,充分发挥商业理事会、行业协会和专业咨询公司等平台的纽带作用,引领带动更多企业在南通安心发展、做大做强。
上个月,斯堪尼亚亚洲工业中心正式落成。会上,传拓集团中国办公室总代表、斯堪尼亚中国执行董事何墨池表示,这不仅仅是一座工厂,更是中国首个由外资全资拥有的卡车制造厂,也是继瑞典和巴西之后的全球第三大工业中心。对于吸引项目落地的原因,他给出了解释——除了长三角地区可以提供无与伦比的工业生态系统外,团队在南通和如皋政府体验到的商业环境以及高效、支持性的服务也发挥了重要作用,比如从快速的审批流程到建设期间的无缝支持等。
开放协同是南通这座城市的基因,未来当地还将着力打造长三角外商投资高地。对此,南通市领导在对接会上提出,期待跨国公司将南通作为围绕上海优化投资布局的首选地,携手打造一批产创合作标杆项目捷希源,共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。此次对接会上,半导体材料、船用发动机精密部件、高压变压器等15个合作项目签约。
悦来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